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吃抗生素(消炎藥)的常識 很重要

追追追小組/調查報導

台灣人愛吃藥,可是又常常「不吃完」(參見:台灣人愛吃藥 每年浪費36噸)。近來網路上有篇轉載文章在教導大家「抗生素該怎麼吃」,文中特別提到這種「不吃完」的習慣壞處──這是對的?還是錯的呢?

>>看原信:吃抗生素(消炎藥)的常識,很重要?

在最前面開頭的一段話「相信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你可能因為感冒,因為喉嚨痛、肚子痛、牙痛或是其他的發炎現象,到醫院就醫,拿回一堆藥,其中一定含有一般俗稱的消炎藥就是抗生素。」

不過這一句話說:「一般俗稱的消炎藥就是抗生素。」卻是我們不得不先查證的重點──消炎藥就是抗生素嗎?

比較「審慎」的說法是:消炎藥的其中一種是抗生素,但抗生素與消炎藥不能直接劃上等號,因為消炎藥的種類很多,像是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類固醇以及抗生素…等等(參見:何茂旺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消炎藥與抗生素

消炎藥是用來止痛消炎用,例如:治療關節炎、頭痛、及神經肌肉酸痛的止痛藥;而抗生素是用來殺死細菌用的。而細菌進入體內時,因為細菌所引起的發炎症狀, 所以為了不要讓身體繼續發炎,使用抗生素殺死細菌,發炎的狀況就自然緩和。所以,抗生素與消炎藥是不可劃上等號的(參見:濫用消炎藥與抗生素 造就了「台灣第一」的封號。

第二個要查證的重點是:抗藥性與抗生素的關係

抗藥性就是因抗生素使用不當,最終使得抗生素失去作用的結果(參見:抗藥性是什麼?/香港中文大學)。抗生素主要目的是用來殺死細菌,但需要花多久時間?這卻是一般人們都不知道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要去看醫生,並聽從醫生指示用藥的緣故。(參見:蘇維鈞 主治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結核病常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雖然細菌的抗藥性確實是因為抗生素不當使用所造成的,但轉寄文章中所提出的六點注意事項是否正確呢?

第一點:使用每種藥物都必須按照醫生處方服用。這點沒有問題。不過細心的網友質疑,「如果是每六個小時服用一次的抗生素,藥袋外會註明一天四次,三餐飯後加上睡前」這個說法有疑點,因為每個人吃飯的間隔不同,如果相隔太遠或太久不就沒效了嗎?所以針對此點,我們也請教了聯合醫院內科醫師吳炳燁。

吳醫師表示,每個人的用餐時間不是問題,重點是服藥時間的距離。他解釋,藥物服用之後,會先經過代謝,再轉換到血液中,幫助白血球對抗疾病;為了維持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避免藥效降低及細菌繼續增生,因此他建議民眾最好遵照醫生指示,定時服用藥物。

簡單說,為了維持藥效,大家的用餐時間可以稍微調整,配合服藥間距。以六個小時服用一次的抗生素為例,吳醫師建議,吃藥的間隔最好不要超過6.5~7個小時,避免體內藥物濃度過低,讓細菌又開始增生。

第二點:不要斷斷續續的吃,這點沒有問題。

第三點:抗生素最少要吃四天,最好吃滿七天,這個是正確的嗎?

關於這點,吳炳燁醫師表示「沒有指定疾病,無法回答」。他舉例,若是簡單的泌尿道感染,須連續服用抗生素五日,若是肺炎、退伍軍人症,就得連續服用21天的抗生素。所以抗生素該吃幾天的問題,應該交由醫生進行專業判斷,民眾千萬不要任意停藥、增藥。

第四點:簡單的說,就是不要沒去看病就自己買藥吃,這點沒問題。

第五點:要加個但書,有許多病症的症狀和感冒很類似,所以保險起見,最好還是讓醫生確認吧?

「一般的感冒、喉嚨痛、只要靠多休息與多喝水就可以對抗,就不要服用任何抗生素」吳醫師表示,以他自己的行醫經驗,除非病人有衍生併發症 ,不然一般的感冒、喉嚨痛,醫師是不會開立抗生素的;而且抗生素是處方藥品,民眾必須持有處方籤才能買到。

另外「即使你只吃一兩顆可能都會冒著日後產生抗藥性的的危險」這點,吳炳燁醫師並不認同,他說抗生素必須是長期、或反覆使用,才會使體內細菌產生抗藥性,偶爾吃個一兩顆並不足以形成抗藥性。他建議民眾如有感冒跡象,簡單的小感冒多喝水、多休息即可,但當鼻涕發黃、痰很濃時就該看醫生了。

第六點:這兩點當然也是對的囉,網友們要時常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增加自身體內的免疫力,當然就可以抵抗很多不同種類的細菌囉!

(參見:曾鴻鉦醫師/臺台中榮總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台中市世鴻耳鼻喉科診所/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最後,提供網友一個觀念,感冒不一定要吃抗生素。多數的感冒其實可以不用吃抗生素,只是抗生素更快好而已,但如果時常服用抗生素,卻可能造成人體內細菌生態的不平衡,就容易造成抗藥性的情況發生。也祝福網友們,身體健康,細菌跑光光!
(參見:陳昭姿醫師/和信醫院藥劑科主任/行政院衛生署/感冒要吃抗生素?

沒有留言: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