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蜜蜂消失了,人類就會滅亡。」這便是愛恩斯坦對人類前途的批文。若是江湖術士之言可以不屑一看,但出自這位大科學家時,便不得不教人認真起來,小小的蜜蜂如何影響人類存亡呢?
在人類現時利用的1300種植物中,佔七成要靠蜜蜂來授粉。蜜蜂的授粉速度是人類科技無法比美的,一只工蜂一天能飛遍5000朵花,身上黏上的花粉過萬粒,所以無蜜蜂就無農業。
所以蜜蜂絕種的會直接抺殺全球植物的繁衍依靠。先是農作物的大量失收,繼而令部份植物絕種,並禍及相關食物鏈之內的其他生物,令更多的物種滅亡,最後整個大自然都會崩潰。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中,所提供的蜜蜂授粉簡介中即提到:「蜜蜂為自然界中最重要之授粉昆蟲,根據調查,蜜蜂授粉比率佔所有授粉昆蟲的80%以上,為農作物生產扮演傳媒的重要角色,是極富經濟價值的有用昆蟲」,由此可得知,的確有相關數量需要透過受粉行為來繁殖的植物,是由蜜蜂來完成此項任務的。
根據國立宜蘭大學動物科技系副教授陳裕文所撰寫的蜜蜂神秘失蹤事件報告中提出:「2006年入秋以來,美國有27個州出現了蜂群不明原因大量失踪的現象,造成有些地區蜂農損失慘重,其中有一位紐約州的蜂農個人就損失了3300箱的蜜蜂,也因而引起果農及其他相關産業的關注。其後在加拿大、歐洲、巴西甚至亞洲,也紛傳這種所謂的“蜂群崩解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現象,一時之間,似有蔓延全球之勢。」
若以台灣為例,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調查,台灣的養蜂戶數、飼養箱數從1997到2006年皆有下降的趨勢。不過,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何鎧光認為,雖然台灣地區有關蜜蜂數量的相關數據呈現負成長,但由於造成此原因的變數太多(例如:蜂農本身成本考量…等),目前缺乏較嚴謹的資料佐證,因此無法遽下斷論。
CCD現象主要描述蜜蜂因受到外來因素,導致失去原有生物特性與構造。不過,造成蜜蜂減少或消失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但於學術界、產業界及網路上廣泛討論的可能原因,可以歸納為四個面向:殺蟲劑(農藥)的使用、病毒與細菌的感染、氣候暖化或變遷及電磁波的干擾。
殺蟲劑(農藥)的使用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楊恩誠在台灣有做過關於農藥導致蜜蜂產生迷航現象之研究。研究中,有添加些微農藥的實驗品,蜜蜂來回實驗品於巢穴的時間變長,經過多次來回後,甚至已失去方向,無法得知實驗品位於何處。可想而知農藥對於蜜蜂的影響,是存在的。
病毒與細菌的感染
每一物種都有天敵或者容易被感染的病毒與真菌,蜜蜂也是。但針對蜜蜂大量衰竭失調的現象,並沒有明確的證據指出是任何一種病毒或細菌,造成此一問題的產生。
氣候暖化或變遷
根據國立宜蘭大學動物科技系副教授陳裕文的 看法:「氣候異常與全球暖化現象:全球暖化的確造成動植物相的改變,但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對蜜蜂造成直接的影響」。
位於台灣彰化縣已有超過20年養蜂歷史的養蜂達人張傑焜也提到:「由於氣候異常的變化,使蜂農越來越難以去預估天氣的變化。例如當蜂農將蜂蜜取走,迫使蜜蜂外出採蜜,卻因為遇上大霧,可能將使得蜜蜂觸鬚降低導航能力,進而造成無法歸巢…等現象」。
電磁波的干擾
這個面向的看法似乎存在著爭議,陳裕文指出:「近年來行動電話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也有學界認為到處林立的基地台與電磁波,可能對蜜蜂的定位歸巢產生阻礙,因而外勤蜂無法順利返巢,但仍須更多的科學驗證」
不過,何鎧光教授則認為電磁波干擾的可能性不大,像是電磁波通訊發達的台灣,卻沒有明顯數據證明台灣蜂群的大量減少,可能需要將更多更廣泛的影響變數納入研究範圍內。
由以上幾點綜觀看來,蜂群減少的原因顯然是一個仍有待學界努力挖掘的題材。而當下大家所關心的「蜜蜂的減少或消失,是否會導致人類的滅亡?」這個問題的答案又是如何呢?
陳裕文教授認為,蜜蜂對於人類與地球生態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所以蜜蜂的大量滅絕,的確會導致糧食缺乏的問題加重。
何鎧光教授則認為:「應將思考角度放在如何教育人類去面對蜜蜂所帶來的價值有多少,進而去讓人類了解蜜蜂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人類與蜜蜂生死與共 帕拉汀
網路追追追/蜜蜂消失 人類就滅亡?(上)(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