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ExpressCard

使用過筆記型電腦的玩家們,一定都有聽過「PCMCIA」或者是「PC Card」規格的產品。以PCMCIA來說,又可以分成Type I、Type II、Type III三種規格,除了在厚度上有所差異之外,又可細分為16-Bit運作模式的PCMCIA以及32-Bits的「CardBus」規格,市面上的 NB或者是小型準系統,都具備了至少Type II相容的PCMCIA規格。

因為空間有限,不可能將所有功能都塞進一台小小的NB或準系統內,所以必須有類似PCMCIA的擴充機制,才能在成本與技術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PCMCIA的CardBus規格等同於桌上型電腦中PCI介面規格的延伸,最高的傳輸速度只能達到132Mbps。於是新世代的規格—ExpressCard的規格標準,一樣是由PCMCIA協會所制訂的,PCMCIA協會是一個非營利的組織,是由各大廠所共同催生的。

在傳輸介面上,原本PCMCIA是以PCI的架構傳輸資料(更早一代8-Bit的PCMICA甚至還走ISA的規格), 到了ExpressCard,則是全面改以PCI Express以及USB2.0的架構與系統晶片組連結,在USB2.0的模式下,傳輸速度可以達到480Mbps,但是改走PCI Express之後,則可以在Dual-Simpex的模式下,達到2.5Gbps的傳輸速度,幾乎就等同於SATA的傳輸規格了,在官方的 Datasheet裡面,甚至還不排除發展至4Gbps的可能性。

ExpressCard在設計時有兩種外型選擇,分別是ExpressCard/34(34公釐的卡寬)與ExpressCard/54(54公釐的卡寬,卡形為L狀),雖然外型有兩種,但介面連接(連接器)的部分依舊是一種,即是34公釐寬的接槽介面。

此外,ExpressCard也比CardBus更講究節能省電,CardBus所用的運作電壓(或稱:工作電壓)範疇為3.3V—5.0V,相對的ExpressCard則是1.5V—3.3V,一般而言愈低的運作電壓愈能夠減少功率消耗(簡稱:功耗)。

參考資料
Wikipedia─ExpressCard
ExpressCard官方網站
PCMCIA末日來臨? ─ExpressCard剖析

沒有留言:

Powered By Blogger